关于印发清城区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
各街道办事处、镇人民政府,银盏林场,区直有关单位:
经区政府同意,现将《清城区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实施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执行。执行中遇到的问题,请径向区教育局反映。
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2016年2月6日
清城区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实施方案
社区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教育工程,是社区群众丰富物质生活、实现精神生活多元化发展的自身需求,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。为了更好地满足各社区群众对教育的需求,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,推进我区创建“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”工作全面开展,根据省、市有关工作要求,结合我区实际,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为目标,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,认真实施“文化强区”战略,充分利用和开发社区的各类教育资源,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,积极构建社区教育新平台,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,开展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的教育活动,不断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,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。
二、目标任务
以创建“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”为契机,以实验促普及,以项目促发展,通过各类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,进一步完善我区社区教育网络,构建具有清城特色的成人终身教育体系,使“终身学习,学以致用”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,做到“人人是学习之人、处处是学习之地、时时是学习之时”。我区拟在2016年10月前创建成为“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”。
三、组织领导
为整体推进创建工作,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,特成立清城区创建“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”工作领导小组(详见附件)。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。下设四个工作组,具体负责落实各项工作。
(一)督查指导组。主要负责指导各街镇(场)、各村(居)、各部门开展创建工作,协调各村(居)、各部门抓好薄弱环节的整改,督促各村(居)、各单位完善社区教育条件,确保各村(居)、各单位的硬件能够达到创建的要求。组长由杜少鹏同志担任,成员由各街镇(场)、各村(居)、各部门相关人员组成。
(二)档案资料组。负责创建工作的进程安排、会议组织、领导讲话和自评报告的起草,编印反映我区社区教育成果的汇编材料和画册;指导各村(居)、各部门按《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价指标》的指标要求收集、汇总和整理有关档案资料。组长由陈少聪同志担任,成员由各街镇(场)、村(居)、各部门相关人员组成。
(三)宣传报道组。负责创建过程中宣传工作的策划,宣传资料的制作,组织媒体采访和进行宣传报道等事项,协调和联系电视台或专业影视广告制作公司拍摄清城区创建纪实VCD,《清城新闻》专版报道。组长由潘艳嫦同志担任,成员由宣传部、信息中心人员组成。
(四)迎评统筹组。主要是负责统筹迎检各项工作,包括会务布置、路线安排、车辆调度等后勤接待工作。组长由钟伟权同志担任,成员由区府办、教育局人员组成。
四、创建工作安排
创建工作分四个阶段,各阶段时间及主要工作安排如下:
第一阶段:宣传发动阶段(2016年1~2月)
召开动员大会,全面布置工作任务。各部门、各街镇(场)、村(居)、学校根据确立的创建目标及《实施方案》目标分解,结合本单位实际,确立自己的创建目标,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实施计划并付诸实施。
第二阶段:全面创建阶段(2016年3~6月)
有关部门、各街镇(场)、村(居)、学校对照《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价指标分工表》要求,建立健全领导机构,构建社区教育网络,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,筹措社区教育经费,广泛开展各类人群的教育培训。各单位派专人负责资料的搜集和整理,将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计划、报道、总结、图片资料搜集完整,认真填写各类表格。以上几项工作须在6月20日前完成,创建资料在6月30日完成整理、装订。各单位要按照时间进度,抓好各阶段工作的检查和督促。要密切和区教育局的联系,理解创建工作的要求,按时按质配合区教育局完成资料的填报工作。
第三阶段:检查督促阶段(2016年7~8月)
有关部门、各街镇(场)、村(居)、学校要对照《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估标准》,将创建资料自检自查,找出创建资料中的疏漏和不足,及时加以整改和补充。每个街镇(场)重点创建一个社区教育示范点,并准备3~4个社区作为必查单位,其它社区有所侧重。教育局在8月20日前要对重点单位进行检查,确保必查单位资料一定要过关。
第四阶段:迎检阶段(2016年9~10月)
有关部门、各街镇(场)、村(居)、学校要营造浓烈的迎检氛围,要张贴标语,精心布置宣传栏,对相关项目和阵地进行布置。区教育局要准备好汇报的材料,拟定检查的路线和检查的单位。被检单位要做好各项资料的准备工作,随时接受检查组的检查。
五、工作要求
(一)领导与管理
1.各街镇(场)党政领导重视社区教育工作,指导思想明确。对社区教育工作的认识深刻,工作积极性高,定期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,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中,并认真贯彻落实。
2.建立“党政统筹领导、教育部门主管、有关部门配合、社区自主活动、群众广泛参与”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,形成比较健全的社区教育制度,并不断地创新和完善。
3.主动联系已有经验的地区,组织人员前往交流学习。
(二)条件与保障
1.建成区、街镇(场)、村(居)三级社区教育机构,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。
2.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信息网络的建设,开展社区数字化学习,并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社区教育的管理,以信息化带动学习型社区建设。
3.积极整合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,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和服务程度较高。社区内教育机构教育资源共享度较高;社区内非教育机构教育资源得到较好地开发和利用;社区重视无形教育资源的总结、提炼和利用;社区建设学习资源服务圈。
4.建立一支相对稳定、素质较高、结构合理、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教育管理者队伍和辅导员(师资)队伍,并能定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。
5.保障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。财政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1.5元的标准设立社区教育专项培训经费,并落实到位,确保专款专用;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。
(三)教育培训与学习活动
1.各类社区教育协调发展。全年接受社区教育服务的社区成员占全体成员的比例达30%以上。社区居民劳动力转移和实用技术全年培训率分别达50%和30%以上。社区教育机构有专门服务未成年人的场所和配备专有人员,能常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,并能为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服务,保障未成年人安全;未成年人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比例不低于50%。
2.注重社区教育机构能力建设。积极开发具有社区教育特点的课程资源,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,没有开办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形式的收费培训班。
(四)社区教育成效
1.积极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。学习型党政机关创建率达70%;学习型社区创建率达40%。
2.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和评价不断提高。其中知晓度、认同度达70%以上;对接受社区教育服务的满意率达60%以上。
3.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理念和社区归属感增强;社区成员精神生活质量和环境生活质量有改善;社区和谐稳定,文明程度较高。
(五)特色与创新
定期开展社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,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研究,不断实践探索,形成特色。
六、工作分工
区委区府办: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社区教育委员会,出台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,领导、协调全区社区教育工作,解决和处理社区教育中的重大问题;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,安排阶段重点工作;对全区及有关部门的社区教育进行督查;对区关于社区教育下发的文件进行把关。
区委宣传部:对有关社区教育的宣传工作进行总结,协助制作区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活动宣传片、专题片,专刊报道,协助和联系电视台、报社等媒体大力宣传报道我区社区教育建设成果。
区教育局:负责清城区社区学院的筹建、布置工作,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,落实各专责工作组职责分工;协调各单位、各社区对贯彻落实有关社区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,并全面总结全区社区教育发展情况。对照《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价指标》,认真做好自评工作,落实对薄弱环节的整改,组织好各项资料的收集、整理工作,完成申报社区教育实验区申报表、自评报告、评估指标体系自评分说明等。
区发改局:研究和分析社区教育发展状况,审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,保证社区教育与经济、社会协调发展。
区民政局:制定社区建设规划;对社区居民进行民主法制教育,推动居民自治、政务公开;制定社区各类考核标准,推动社区建设。
区财政局:按照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要求,统筹落实对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,指导监督资金的使用,并对涉及社区教育的财政、经费管理以及区财政对教育投入情况的数据、资料进行整理。
区人社局:对有关社区教育的培训工作进行总结。积极推进终身教育网络建设,对下岗待业失业人员、农村劳动力、进城务工人员等开展技能培训。
区卫计局:对卫生保健教育等有关社区教育的培训工作进行总结。指导各社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,宣传健康知识及应急救护知识;督促社区做好卫生宣传、便民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;开展“健康知识进万家”、“健康伴我行”活动。
区公安分局:对近三年区各类案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,并形成年度工作总结。
区农业局:做好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;做好新项目、新品种辐射推广工作;做好农民素质提高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。
区文体局:加强社区体育与健康教育,指导组建社区篮球队。
区总工会:对单位开展各类教育活动,积极组织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、体育活动,发动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的相关活动。
团区委:对社区青少年、儿童开展各类教育,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、体育活动,发动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的相关活动。
区妇联:对各村(居)妇女学校培训及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总结。组织开展《妇女权益保障法》、《婚姻法》及相关法律、法规、政策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妇女维权工作。对社区妇女开展多类型的教育培训,并对有关社区教育的培训工作进行总结。
区关工委:组织退休干部作为志愿者,参与社区教育培训工作。配合做好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、民主法制、社会公德等思想教育,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、信念和价值观,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后进青少年的转化工作、失足青少年的帮教挽救工作和贫困生的扶贫帮困。
各街镇(场):把社区教育纳入街镇(场)议事日程,制定年度社区教育工作计划,并以街镇(场)名义发文;定期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,成立街镇(场)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,研究解决社区教育中的重大问题;搞好街镇(场)社区教育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,使阵地建设能满足社区群众进行教育培训和开展活动的需求;配齐社区教育专职干部和教师,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;按标准安排社区教育年度事业经费,列入财政预算,专款专用;不断推进和深化社区教育工作,总结经验成果,表彰、奖励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。创建一个社区教育示范点,并对辖区内社区上交的资料进行审核把关;开展社区教育研究,创建符合本街镇(场)实际情况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教育。加强本街镇(场)社区教育的领导和管理,全面总结本街镇(场)的村(居)教育事业发展情况。按照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要求,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、整理工作。
各村(居):加强社区教育的领导和管理,全面总结本村(居)教育事业发展情况。加快学习型社区建设,建设标准化文化教育、艺术教育以及社区娱乐中心,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,开展形式多样、卓有成效的社区教育活动,成立村(居)学习组织,增设少年儿童活动项目,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、体育活动。按照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要求,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、整理工作。
学校:配合社区做好资源共享,为社区服务,制定学校资源向社区教育开放制度,安排专人负责做好向社区教育开放管理工作,登记每次开放使用记录。
其他单位根据创建要求,积极配合创建办公室收集、整理、提供创建的所需材料。除以上分工外,在创建过程中如有资料、档案需补充的,各有关单位都要大力配合。
附件:清城区创建“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”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
附件:
清城区创建“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”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
组 长:余国平(区政府)
副组长:郭焕兴(区委)
潘艳嫦(区委)
杜少鹏(区政府)
成 员:温卓坚(区委区府办)
陈少聪(区教育局)
蓝健强(区发改局)
尹润添(区民政局)
谢宇辉(区财政局)
刘艺东(区人社局)
温国华(区卫计局)
江绍辉(区公安分局)
林 君(区农业局)
张 青(区文体局)
何群英(区总工会)
李 乐(团区委)
孙忆春(区妇联)
曾 生(凤城街)
林伟新(东城街)
宋兴全(洲心街)
徐 新(横荷街)
邱劲刚(源潭镇)
李向阳(龙塘镇)
黄向军(石角镇)
黄智君(飞来峡镇)
张西荣(区关工委)
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,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。办公室主任由杜少鹏同志兼任,常务副主任由陈少聪同志同志兼任,副主任由教育局李阳新党委担任。各街镇(场)和区直有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机构,分管领导专门负责,确保全区创建工作顺利进行。该领导小组在完成创建工作任务后自行撤销。